协会服务
Association Services
近日,电梯行业改革箭在弦上,各省正在紧锣密鼓的制定各自的改革试点方案。改革涉及到两个方面:电梯按需维保和电梯检测市场化。
通过近日国家局发布的电梯改革试点方案不难看出,这次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理清政府和市场在电梯管理中的关系。
总之一句话: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做过详细的阐述
昨天,中央的重磅改革意见印证了我的分析。请大家先看一下昨天的改革意见:
第二个“最大限度地减少”是——“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不当干预”。
第三个“最大限度地减少”是——“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行政执法事项”。
其中第一个减少对于电梯行业的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市场上电梯维保价格基本保持在每台3000元/年左右,1500元也不不鲜见,更有甚至有些公司为了抢占市场免费维保。
这么恶性的竞争,大打价格战的后果就是维保质量急剧下降。
按说,中国关于特种设备的法律法规标准等已经相当规范和复杂了,为什么还出现了电梯产品质量每况愈下的的现状呢?关于这个问题,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分析过,主要由两个原因造成。
第一、法制环境太差,违法成本太低。
一个产品或者服务一旦进入一个完全市场化的竞争后,最终的结果就是产品质量提高、价格降低。比如中国的白色家电市场就是一个典型的健康例子。而电梯维保市场却是一个半市场化的产物,需要资质。这方面内容小编不做阐述,大家只要看看市场上多少夫妻店就知道竞争的不公平性了。
总起来说,遵守法律法规者成本太高,不遵守法律法规者成本低,最终造成电梯维保市场劣币驱逐良币“。最终大家一起浑浑噩噩,都没钱赚,维保质量烂烂烂~
第二、电梯事故责任追究舍本逐末。
电梯发生事故或者故障后,执法部门一般都是往电梯维保公司屁股上打板子!而作为电梯所有者(或物业公司等代理人)却往往不用承担任何责任。通常的做法一般是物业公司直接甩锅给电梯维保公司。执法部门也乐意直接处罚电梯公司。
这样做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物业公司选择电梯维保公司时,只是选择了一个背锅侠,而不是选择服务质量好的公司。
这样恶性循环就开始了!物业公司选价格最便宜的电梯维保公司,电梯维保公司为了控制成本不能按照要求维保,维保工价值得不到提现(工资低),电梯事故频发。
大家都知道,国家在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时候明确了一个大方向: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
既然确定了定期检验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延伸——技术监督。那你就不能再去搞市场了,也就是检测!
因为,检测的实施主体,是电梯的所有者。自己或者委托给电梯公司、检测机构、检验机构。这里面很容易就看出一个矛盾来!既然文件中规定可以委托给现有的检验机构(特检院),那就是允许事业单位性质的特检院从事市场性质的业务。
这与国家的改革大方向就冲突了。那冲突了为什么还这样做呢?有两个原因:第一、改革后很难有使用单位、维保公司具备检测资质,社会上的检测机构核准门槛比较高。因为作为过渡期的一种妥协方式,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第二、部门利益的驱使。
目前的特检机构存在着大量的劳务派遣员工,如果突然改革后不从事检测工作,这部分人将会被甩给社会,同时,检验机构的收入也会减少。我想本质的问题就在这里,那个领导也不愿意看到自己单位的经济收入减少吧!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允许事业单位性质的检验机构从事检测工作属于一个过渡期的权宜之计。